发布时间: 2022年05月05日 10:25
在先进核能技术研发的征程中,王大中一干就是几十年。
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教育家王大中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大中带领研究团队走出了我国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的成功之路。同时,王大中也是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清华大学原校长,对我国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
一生为核一生为国
20世纪60年代,北京昌平南口燕山脚下聚集了一批年轻人。
在当时起点低、基础薄弱的困难条件下,这支青年团队满怀报国热情地喊出“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的豪迈口号。就在1964年,这支年轻的科研队伍,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自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的屏蔽试验反应堆。
这其中就有王大中的身影。
王大中院士(2008年摄)。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当时从北京市区到科研场地要一天的时间,王大中和同事们都把家安在了山脚下。作为我国第一批核反应堆专业的学生,王大中从反应堆物理设计,到反应堆热工水力学设计与实验,再到零功率反应堆物理实验,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奋斗中,逐渐成长为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和战略思维的领头人。
科研如登山,永远有过不完的坎儿,也有必须要迈过的深渊。
1979年,世界核能事业陷入低谷。王大中意识到,安全性是核能发展的生命线,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1980年,王大中(前排左三)在歌德学院学习德语期间和朋友们在一起(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王大中带领团队瞄准这一重大难题,坚持发展固有安全的核反应堆。从关键技术攻关、到实验堆、再到示范工程建设,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破解了世界难题,走出从跟跑、并跑到领先世界的自主创新之路。
王大中说:“克服困难需要有悟性、勇气和韧性。悟性,指的是一种分析问题的能力。勇气,就是要敢于尝试,敢于选择科技领域的无人区。韧性,就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有百折不挠的劲头。”
认识王大中的人都深深感到,他瘦弱的身躯充满了非凡的智慧,谦和的外表蕴含着坚定的意志。在国家需要核能时,他毅然选择了核反应堆专业;在核能发展陷入低谷时,他坚持初心不言放弃;在认定了固有安全的学术目标后,他持之以恒直至登上反应堆安全的高峰……
核安全从“学世界”到“看中国”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作义现在的办公室正是当年王大中工作过的地方,房间里还陈列着当年王大中去国外调研的照片。
20世纪80年代,王大中和清华大学核能所副所长林家桂研究员(左)在一起讨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对于一些关键技术,当时有人建议从其他国家购买相关技术文档,王大中团队经过科学调研,下定决心要在充分了解世界最前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张作义说,这个决定影响深远,从此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成为团队的研发主线。
翻阅王大中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不仅记录着对课题的思考,而且把视野放远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核安全如何做?这一问题深深烙印在王大中心中。
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能源危机的阴霾仍未散去,国内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充足的能源供应。王大中敏锐地认识到核能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到低温核供热堆的研究工作中。
从1985年开始,王大中主持低温核供热堆研究。他带领团队花费了近一年时间进行论证,其间专程带队去欧洲考察,最后确定壳式一体化自然循环水冷堆方案,并计划先建设一座5兆瓦低温核供热实验堆。
有国际核专家评价此工程:这不仅是世界核供热反应堆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在解决污染问题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目标定位上要‘跳起来摘果子’,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只能无功而返或达不到预期成果;‘跳起来摘得着’才是适度的高标准。设法使自己跳得高一些,这样才能实现勇于创新与务实求真的结合。”王大中这样总结项目经验。
这只是第一“跳”,王大中还要继续“跳”,还要继续“摘更大更好的果子”。
1989年11月,清华大学核能所所长王大中(左一)宣布5兆瓦核供热反应堆启动运行成功(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使世界核能发展转入低谷,核安全问题更加凸显。但此时,王大中并没有动摇。他坚信,只要解决了安全性问题,核能还是有广阔前景的,而全新的、具有固有安全性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将会成为核能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这样评价:“王大中先生几十年坚持一个方向冲锋,从未动摇,这种坚韧也是其科学家精神的体现。”
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他带领团队开始了10兆瓦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研发。该项目于2003年并网发电,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从实验室到工程化,王大中团队继续将中国自主创新成果推向世界前沿。
王大中院士和夫人在清华大学留影(2020年9月14日摄)。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10兆瓦高温堆成功之后,王大中提出要实现实验反应堆向工业规模原型堆的跨越。他多方奔走,指导团队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之路,使多项先进核能创新成果获得了重大应用。
甘为人梯百年树人
核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融会贯通,且不能纸上谈兵,要沉下心、耐得住。
几十年来,王大中带出了一个能打硬仗的团队,也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王大中从老所长吕应中手里接过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前身)所长的担子,继续坚持团队攻关道路。
他的目标是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必须组织大团队集体作战。他与同事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即使在核能事业陷入低谷的形势下也坚持了下来,带出了一支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能够承担从理论研究到重大工程项目、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
2021年9月12日,王大中(中)、吴宗鑫(左)、张作义(右)在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现场留影。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在团队建设的同时,王大中也悉心培养能够传承团队精神的接班人。在老一代科学家言传身教下,年轻一代科学家已经成长起来。多名中青年科技人员相继成为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相关负责人。
如果说从事核反应堆专业是青年时期王大中的主动选择,那么1994年他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则是他开启的另一段精彩的人生历程。
“王大中老师不仅是我的学术导师,更是我的人生导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石磊说。
在石磊撰写博士论文期间,王大中几乎对每章、每节、每段都有详细的指导。“几乎细节到每个表述与标点,王老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学风让我终身受益。”
面向21世纪,王大中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提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思路,制定“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确立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完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为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